台中媽祖
媽祖福德
-
聖母光輝普照
撰文出處:林金峰主任委員,《聖光普照》(台中萬春宮編印,民國71年);題詩墨寶:洪金福前住持普天之下的芸芸衆生,皆為生活而爭生活,然而,為生的道理,實難以思維和語言所能形容的。上由聖賢愚魯,下及富貴窮通,以至販夫走卒,雖然費盡畢生的精力,結果還是難得滿足的,而諸上士的高談濶論,僅是些皮毛的智識而已。為生的道理,雖不能用言語和思維來了解,可是瞑瞑之中,必有動力的存在,以為求生的本源,使治生的困難很順利的迎刃而解了,進而謀進人類全體的生活與創造宇宙繼起生生不息的生命,以求生生世世的生活,如此神秘的力量,是從那裡來的?是人心的信仰而已。
我們的信仰有二點,是真理和聖道(即宗教),假使信仰真理,則不信怪力亂神,是謂人生的根本,那麼,一生誠心的來遵守正行和正道,這就是我們生活在世間應有的義務。至於信仰聖道,以其真如是無形的,所以不容易捉摸,是故諸天聖神,無時無刻都在方方闈教,處處開壇,傳佈真理於諸有情之間,來普度衆生。我們這一生,如果不違悖真理,常行正道,而信仰聖神,不但可得生命的泉源,亦可獲得治生的正確道路。如果稍有存心不正的行為,是必定難容於聖神的,所以知過必改,善莫大焉了。
幾千年來,信仰聖道的人們,非常普遍,本省的父老,多數是信仰 天上聖母的,此無他,聖母一生以平民而持超凡的道德,且以平凡的行為,而領悟各種教義的真諦,並以大慈大悲,大無畏的忠孝、仁愛的精神,濟世護國佑民,這是 聖母能如此的受人敬仰和崇拜的原因。究其人,則一若常在我們之間,究其行,則我們人人皆能效法,這樣 聖母的功勳德行才能綿綿不絕的流傳於後世,受人尊崇。
抑有進者, 聖母得觀音大士的顯靈而悟至道,其道得源於佛教,已無疑義,一生讀聖賢的書籍,領悟孔孟的遺言,以風範其行,其道則又入於儒教;其後進入澈悟的境地,獲得道教的真傳,所以其道和道教有深切淵源存在。綜上聖母的德行,以平凡之體而得到儒、道、釋三道的真義,莫怪歷千餘年後的今天,信仰崇拜的人,愈來愈多了。
我們回想一千餘年前的今天,聖母降世人間,為拯救在苦海中飄泊的衆生,不惜以苦口婆心,勸人行善,並多方顯聖,使惡人得到報應,善人得福,所以延續至今,仍為我們萬千信衆所敬抑與崇拜。但是在這一千餘年的過程中,去惡向善的人固然很多,而作惡仍不知悔改者亦真不少,究其原因,是現在的世人多存自私自利惡毒之心,而無信仰將來必受因果報應的誠意,以致 聖母不得不隨時隨地顯聖顯靈,感化芸芸衆生真正能從內心中,發出真摰的信仰,去惡從善。相信 聖母的光輝普照,確能庇佑我們的地方安寧,保護一切的生靈和樂,相信確能使全人類得救,不至泯滅,生生不息。
中華民國七十一年十月吉旦 -
天上聖母救世歌
(蘇武牧羊調)大聖天上聖母尊,女中堯舜神,功行道果真,施法雨,甘露珍,澤霑有緣民,遵古賢道統,學先祖慈仁,愛國無雙女,至節玉潔身,偉哉消災解厄天后大神音,三寶一氣歸,四假還大箴,神通顯,彈玉琴,地方永安臨,仰德無偏私,至誠世所欽,黎庶沐恩澤,十方大同心,瑞氣呈祥,聖光普照,快樂積功陰。
大聖天上聖母后,功德可參天,救世千餘年,通靈體,登玉箋,顯化法無邊,心為中華族,海陸種福田,至節又貞義,慈仁覺良賢,玄闕宮内天后尊神女妃仙,忠孝綱常持,廉潔萬古垂,降禎祥,黑氣微,吉星永相隨,棄邪修善功,家隆神助戚,常念聖媽祖,脫離崇走移,合家平安,災消離苦,幸福壽期頤。
大聖湄洲聖母后,威鎮我臺疆,寶島永興隆,顯聖跡,瑞氣籠,救世志無窮,大節又慈仁,保護黎民光,甘露施法雨,千載慶年豐,玉闕内殿天上尊神女蒼穹,振衰去弊端,善行萬般通,佑鄉里,樂融融,人天舞飛龍,鳳凰來朝儀,麒麟兆禎祥,常念聖媽祖,去惡學良風,合境平安,昇平快樂,同登般若峰。
-
聖母歷代的封贈
出處:林金峰主任委員,《聖光普照》(台中萬春宮編印,民國71年)一、宋代的封贈
(一)徽宗宣和四年,出使高麗的允迪,在海上遇險獲救,奏聞皇上,朝廷賜「順濟」廟額。
(二)南宋高宗紹興廿五年,瘟疫流行,因在公用泉水所在地。獲祂的啟示,因而終止瘟疫,朝廷封祂為「崇福夫人」。
(三)紹興廿六年,追封「靈惠夫人」。
(四)紹興三十年,海上大起風浪,使流寇劉巨興等不得逞,加封「靈惠昭應夫人」。
(五)孝宗淳熙十年,溫州、台州征討草寇有功,進封「靈惠昭應善福利夫人」。
(六)光宗紹興元年,救旱有功,褒封進爵「靈惠妃」。
(七)寧宗慶元四年,因使淫雨得霽,加封「助順」。
(八)寧宗開禧元年,破淮甸亂賊,加封「顯衛」。
(九)嘉定元年,因救旱及擒賊獲其神助,加封「護國助順嘉應英烈妃」。
(十)理宗寶祐元年,救濟興化、泉州兩府飢饉,加封「靈惠助順嘉應英烈協正妃」。
(十一)寶祐三年,又封「靈惠助順嘉應慈濟妃」。
(十七)寶祐四年,因浙江省錢塘堤竣工,又加封「靈惠協正嘉應善慶妃」。
(十八)理宗開慶元年,火焚強賊陳長五有功,進封「顯濟妃」。
二、元代的封贈
(一)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八年,庇護漕運,封「護國明著天妃」。
(二)至元廿六年,加封「顯祐」。
(三)成宗大德三年,又庇護漕運,加封「輔聖庇民」。
(四)仁宗延祐元年,救海上暴風之難,加封「慶濟」。
(五)文宗天曆二年,護漕大功,封「護國輔聖庇民顯祐廣靈感助順福惠徽烈明著天妃」。
三、明代的封贈
(一)太祖洪武五年,神功顯著,封「昭孝純正孚濟感應聖妃」。
(二)成祖永樂七年,屢獲神助,加封「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」。
四、清代的封贈
(一)聖祖康熙十九年,提督萬正色征討厦門,因神助得勝,封「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安仁普濟天妃」。
(二)康熙廿二年,施琅征臺,在澎湖得神助得渡。康熙廿三年,敕使汪揖出使琉球亦獲神助,奏聞朝廷,進封「護國庇民昭靈顯應仁慈天后」,後又封「天上聖母」。
(三)高宗乾隆三年,加封「福祐群生天后」。
(四)乾隆十年,進封「護國庇民」。
(五)乾隆廿二年,進封「誠感咸孚天后」。
(六)乾隆五十三年,於舊封號上添「顯神贊助」。